当前位置: 主页 > 资源 > > 详情
晋文公伐原的翻译_晋文公伐原

互联网   2023-03-15 21:54:52


【资料图】

一、题文

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回答后面问题。(14分)(一)晋文公伐原,与士期七日,七日而原不下,命去之。谋士言曰:“原将下矣,请待之。”公曰:“信,国之宝也,得原失宝,吾不为也。”遂去之。明年复伐之,与士期必得原,然后返,原人闻之,乃下。卫人闻之,以文公之信为至矣,乃归文公。故曰“次原得卫者”,此之谓也。文公非不欲得原也,以不信得原,勿若不得也。必诚信以得之,归之者非独卫也。文公可谓知求欲矣。凡人主必信,信而又信谁人不亲,非信则百事不满也。故信之为功大矣。 1.下列各句中的“之”字与例句“卫人闻之”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。(3分)【 】A、渔人甚异之B、何陋之有C、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、能以径寸之木,为宫室2.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。(4分)(1)摔妻子邑人来此绝境(2)无案牍之劳形(3)与士期七日(4)以文公之信为至矣。3.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(4分)(1)七日而原不下,命去之。(2)非信则百事不满也。4.短文中晋文公强调了怎样的作战思想?(用文中原句回答)(3分)

二、解答

【答案】1.A2.与世隔绝的地方 使动用法 使……劳累 约定 以为3.七天过去了,但是原国还没有攻下来,(晋文公)命令撤离原国不诚信就会让所有事都不顺4.信,国之宝也;文公之信为至矣

三、分析

1.1】试题分析:A中与例句“之”都是代词;B、C、D都是助词。考点: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。能力层级为理解B。2.2】试题分析:文言实词的考查,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,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。要求解释的词,一般为常见实词,通假字、一词多义、古今异义、词类活用等,往往是命题的重点,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。如:“劳” 使动用法 使……劳累 。考点: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。能力层级为理解B。3.3】试题分析:翻译文句,应以直译为主,意译为辅。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,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,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,一般用对译法、替换法、调整法、保留法、增补法、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。此处注意关键词“去”“信”“满”的理解。考点: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。能力层级为理解B。4.4】试题分析:回答这一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。即,读懂故事。然后,要先审题干,再找内容。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,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,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,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。考点:归纳内容要点,概括中心意思。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。
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最近更新 查看更多+